本廠北人YP890卷筒紙書刊膠印機由于生產原料(主要是紙張)、機器構造等多種原因,經常出現折頁粘臟現象,而且始終未能根除。特別是一次在印刷時,粘臟現象尤為嚴重。筆者將此故障的排除經驗介紹如下,供同行參考。 該書所用的是定量為55g/m2的書寫紙,吸墨性較差,機器本身沒有干燥系統,版式設計也有所欠缺。該書每一套版都有一個或兩個82mm×211mm的出血題頭,每面下頁碼處都有65mm×180mm的80%的網紋塊緊挨角線。也就是說折頁時輾紙輥的壓紙寬度只有7~8mm,天頭處只有1~2mm寬。如果粘臟裁切不掉就會影響產品質量。
起初維修人員通過降低機速、調小墨量、調輕輾紙輥壓力的方法調節,但試印后不可行,由于任務緊,無奈之下,只好邊生產邊調整。
首先從折頁機輾紙輥調整開始,維修人員調小了輾紙輥的壓紙量(緊靠裁切線),把輾紙輥調緊些,試印效果稍好些。但由于紙張性能不穩定,過接頭時紙張兩邊松緊不一,生產中天頭來回跑,紙張浪費很大。通過檢查發現輾紙輥有磨損,更換新的橡膠輥,又在膠輥表面纏上一層不吸墨的透明膠帶,壓力再適當加大些。開機時基本能維持正常生產。
但在隨后轉印另一套版時,又出現了新的粘臟現象。正黑版有82mm×217mm的出血題頭時,在16開書背處粘臟嚴重,從叼口到拖梢有10mm寬,必須停機排除。
通過觀察發現是16開壓痕刀裝置所致。調小壓痕刀的壓力,但紙帶前后擺動仍有粘臟現象。為了根除該故障,卸掉壓痕裝置。雖然紙帶上沒了臟跡,但也沒了壓痕,在第二折時折標來回跑,因此還得裝上壓痕刀。在裝卸時維修人員發現壓痕刀的刀墊才是故障的根源,于是用6個與刀墊等厚的螺母代替粘臟的刀墊,再用長20mm的螺絲將另一刀墊及壓痕刀固定在托架上。試印,問題解決了。后來又加工了6個與刀墊等厚的墊片代替螺母,換上后生產狀況良好。
|